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单位 > 经济管理系 > 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发表时间:2016-04-28 00:00  编辑: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学制:3年

修业年限:5年

二、社会需求调查和培养目标

() 社会需求调查

据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人才仅有2000个左右;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更是稀缺,即便在最前端的上海,5000多名律师中只有约50名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

   现今外贸人才短板正阻碍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脚步,这个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走出去”战略下外贸人才需求预测与供给对策研究”报告中可以体现出来。特别在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日渐成风。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8500家境内投资主体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2000家,分布在174个国家(地区)。此次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企业“抄底世界”之声更盛,海外并购也频频出现。此种情况势必催生对外贸人才的极大需求。然而,外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和这种需求相差甚远。另外,由于近几年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那些能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实务人才成为企业追求的“香饽饽”,比如,既精通国际贸易又通晓国际法律的贸易人才。

 基于上述情况,通过对企业的有关调查分析,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就业面向依次是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与报检员、国际货运代理员、外贸业务员,采购员和文员,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岗位依次是:68%的企业选择是外贸跟单员,65%的企业选择是国际商务单证员,58%的企业选择是报关与报检员,从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企业用人单位对于外贸相关基层岗位倾向会选择高职类毕业生(如下图)。   

    企业不仅注重学历,更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需要此类毕业生要有较强的外语水平和沟通能力,能灵活地把握市场信息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由于外贸业务涉及海关、物流等方方面面,且每个国家的市场需求千差万别,外贸企业必须灵敏捕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信息,同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还要有较强的营销能力,比如沟通、开拓、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有些企业还希望你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这就需要国贸专业的人才更注重国际营销经验的积累,使得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中,在国际推广方面运用各种营销渠道、专业手段来吸引国际买家的眼球。另外,外贸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在企业中的紧缺情况日益突出,社会对此类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合理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职教育,符合行业和市场的要求。

 ()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海峡西岸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能在内、外贸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跟单、单证制作、报关报检、外贸业务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2.培养规格

基本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品质;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健全,审美观点正确,身体健康。

专业要求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扎实的写作、计算机、英语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国际贸易单证处理,函电往来、电子数据交换。在校期间专业操作技能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  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知识,达到专业所需要的要求;

② 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相当于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的英语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向经贸专业英语方向发展延伸,通过学院考核;

③ 掌握各类进出口函电的写作和运用;

④ 熟悉外销、单证、报关、报检、货代和国际结算累业务的基本过程和操作要领;

⑤ 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本专业的组织能力,通过学院的相关能力测试。

三、职业面向与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