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pyright 2001-2020 fza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关口内西山 邮编:350101 电话:0591-62098082
战“疫”之后,更呼唤“人师”
文东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这次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注定会对整个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教育也不例外。疫情不只是导致所有学校长达数月的停课,因政府提出“停课不停学”(即停止到校上课和教材学习,开展多种形式、广泛内容的教学)的要求,这使得网络教育以非常规的方式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发展,也促使广大教师在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利用疫情开展以病毒、健康、生命、公共卫生、网络舆情、国际关系等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针对居家隔离开展亲情教育、整书阅读、电影学习、劳动教育,等等。战“疫”中的这些变化和尝试不应该只是一种临时的危机应对,而应该化危为机,使之成为深入反思和改进教育的机遇和起点。透过战“疫”中的教育,笔者尤其清晰地意识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未来教育迫切呼唤更多的“人师”涌现。
“经师”指传授某一经籍之师。汉代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每位博士讲授一经,是为“经师”。如今“经师”泛指从事某一专门学科领域知识、能力传授的教师。受分科、分级教学和统一教材等制度规定的影响,当下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的专门教师,讲授内容也主要围绕教材这一“经书”。尽管如此,要成为学有所长、知识扎实、教学能力过硬的学科教师并不容易,避免漏洞频出、误人子弟只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而要做到教学生动有趣、简明高效、因材施教乃至形成个人特色风格和教学艺术,则可谓终身不易,永无止境。传统上,教师成长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逐渐磨炼,要做到教学优秀并非易事,即使有幸做到,受面授方式的影响,其受众面和影响力也非常有限,所以“经师”亦难求,这也就导致了各种“择校”“择班”现象的发生。
这次战“疫”之后,网络教育的发展将很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实践表明,即使在5G技术并不普及的情况下,现有的网络环境也可基本保证数以亿计者同时在线学习,各种专门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办公系统、社交软件也能基本满足各类教学的功能需求。其次,近千万的教师已经开始尝试网络教学,假以时日,自然会有一大批业务精湛者脱颖而出,甚至成为“网红教师”“明星教师”,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使成千上万的学生受益。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育的改进,广大学生也会越来越适应网络教学,也自然可以更自主、便利地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优秀教师。
互联网“催生”优秀“经师”还有其特殊优势。第一,可以团队合作,一堂课不必一人全程负责,而是可以集体教研、备课,专人提供支持和课后辅导,仅由善讲者主讲;第二,可以术业有专攻,教师不必讲授一门课的所有内容,只需选讲最有心得、最为精彩的部分,其余则可留给其他教师;第三,可以广泛传播,理论上说,一堂好课可以传播给所有学生,而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第四,可以迭代更新,每次讲授的音视频资料都可以长期保存,还可以根据线上、线下反馈不断调整、改进。此外,网络教育也将给“明星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和声誉激励。可以肯定地说,随着网络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优秀的“经师”必然更为易得。
“人师”即为人之师表。中国教育传统提倡“学以成人”,学生不仅要学做事谋生的百工技艺,更要注重德性养成和境界提升,要成为“君子”“大人”,这样的学习不应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或培养专才的阶梯,而应着眼于成为德才兼备的、整全的人。“成人之学”自然需要“人师”,“人师”不能脱离对经典的讲授,但更要注重从言行举止到安身立命的全方位言传身教,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天地之道、为人之道。而传道则需先修道、悟道、明道,要对世界规律、人生意义、大是大非有正确的认识和信念,能为迷茫中的人生指明正确方向。这样的师者因其意义重大,因而极受尊崇,可与“天地君亲”并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师”被视为人之精神父母。人生能遇一“人师”,实乃三生有幸。
然而,正如《中庸》所言:“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真正悟道、明道且能身体力行者总是少之又少,所以才会有“人师难求”。随着科举取士的推行,句读词章之学日兴,“经师”日盛而“人师”愈衰,千年之前的韩愈就曾感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而现代教育更重知识、技能传授和考试分数,“经师”“名师”更是备受推崇;现代社会以“思想自由”“价值多元”为政治正确,各种思想观点各行其道、鱼龙混杂,纵有“明师”亦难彰显辨识,因而“人师”愈发难求。而其后果则是受教育者学识空前广博,而其中人生迷茫、困惑、抑郁、孤独者也与日俱增。
此次疫情中涌现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国人自觉自律、责任担当的精神,同时也进一步暴露了“人师”缺失导致的人们“生活”和“做人”方面的严重问题。例如,在应对疫情时,普遍对勤洗手、酒精消毒、正确用药、戴口罩等常识的无知;在居家隔离中,对亲子沟通、家人相处、时间管理等方面的低能;在信息泛滥、谣言四起时,缺乏独立思考而迷茫、轻信、摇摆;在面对他国疫情和灾难时,缺少同情恻隐之心而幸灾乐祸,等等。疾病的流行和大量的死亡引发了人们对财物价值、生命意义、人类关系、教育责任等诸多困惑的再思考。不论是个人、国家还是整个世界,都需在此次灾难中反思和成长。人类正在面临一次重大而艰难的选择,而教育欲担负其责、导之以正,就必须依靠大批真正的“明师”“人师”。
网络教育创生的“双师课堂”在疫情之后有望进一步推广普及,其中主讲教师可谓“经师”,而优秀的“经师”定当不忘初心,融“立德树人”于教学之中;更多的教师可能转为线下辅导教师,他们或可从传统“经师”职责中得到部分解脱,但绝不应甘于沦为“经师助理”,而应真正担负为人师表、传道授业、因材施教的“人师”之责,并努力融“经师”“人师”于一身。
世上没有天生的“人师”,师者亦是“学者”,修道之谓教,广大教师若能以修身为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岂不就已然是为学、为人之师表?果真如此,天下又何愁无“人师”?
- End -